close

外遇,是許多人心中不能說的秘密;被外遇,則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痛。為什麼當初說好相守一輩子,熱情卻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磨滅?其實,外遇出於出於其中一方對當前關係的不滿足,也許是生活重心移轉、疏於維繫關係,將你們愈拉愈遠,又或者是禁不起外界誘惑,無論如何,想修補婚姻裂痕,找出問題是第一步。

「當我途經小巷,偶然看見他的內褲晾在別的女人家窗台前,霎時間,不知是眼淚還是細雨瞬間模糊了視線。當下我第一個反應,竟然是否認。」Elaine眼神空洞地望著眼前水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有些人在被劈腿之後,常納悶地問自己:他為什麼會出軌?是我不好?還是他喜新厭舊?是該原諒,還是該放手?

 

外遇的盛行率有多高?Spring等人在2004年出版的書中估計,美國每2.7對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忠的問題。1994年國內學者武自珍分析2004位個案也發現,38%的男性與4.8%的女性曾對伴侶不忠。

 

為什麼會外遇?近期許多研究指出,外遇與性不忠是演化上一種增加多樣性的繁衍子嗣策略,國內研究兩性與演化的專家張榮富進行一項模擬研究也發現,要消弭背叛者是很難的。長期下來,背叛者與真愛者將以一定的人口比例形成穩定均衡,而演化的結果將是背叛者與真愛者都並存於社會中。

 

婚姻關係的3個時期

不論劈腿在演化上有多少優勢,深愛的人愛上別人還是很難接受,該怎麼辦?首先我們得先了解,殘破的婚姻並非一天造成,學者WeilWinter指出婚姻會經歷3個時期:

 

1. 蜜月時光:

還在享受身分轉換、互喊老公老婆的甜蜜。

 

2. 權力之爭:

隨著相處時間增加,許多在交往時期不曾遭遇的問題、需求衝突、退讓或隱忍的選擇,都變成爭吵的源頭。有人試圖在拉扯中找到平衡點,也有人開始對婚姻失去熱情。

 

3. 生活之愛:

並非每段婚姻都能走到這個階段,在此時期,雙方終於能在生活中互相體諒、互相了解,有些事情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有些部分先生讓太太一點,有些部分則反之。

 

「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他加班以後不再陪我聊天看電視,早早就說累了要去睡。直到我在他皮包裡發現居酒屋發票,才懂原來這些日子以來都有人和他一起邊喝酒邊加班……,」Amy說。裂痕總是從很小的地方開始滲透,一段婚姻之所以會走岔,往往是從某天以後,兩人就已經同床異夢。

 

「她後來都不再跟我討論,我們過著非常表面的生活,因為只要不接觸就不會有爭執。」Ivan在權力之爭時期,就已經放棄再做任何努力,冷漠取代溝通的結果,是權力逐漸變得不對等。可是我們都忘了,只要一方不再相信關係還可能改善,維繫機率就會大幅降低。

 

一個人的離開,往往伴隨著長久以來的無奈。分手,從來就沒有單一原因,那些以為劈腿毀了愛情的人,最終都會發現兩人或許早在某個時間點,就對愛失去信任。

 

偷吃,不單因牆外水果甜

綜合來說,外遇或劈腿的主原因通常有兩個主要面向:

 

1.不滿意當前關係:

心理學家Helen Fisher與同事整理過去許多研究指出,對方不再有時間聽自己說話、提供情感支持、溝通品質很差等,都會增加劈腿的可能性。婚姻的重要功能,是提供一個「紓解情緒的穩定空間」,當這樣的功能逐漸式微,也容易促使一個人去想:為什麼我要繼續走下去?

 

2.有其他可能的替代對象:

DrigotasBarta的研究發現,當你對這段關係投入得少、又有其他較好「對象」,就比較可能變心。另一個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:長得帥或正的人比較容易出軌嗎?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但至少在Walster等人的研究中,「覺得」自己比伴侶更有吸引力的人,有比較多的婚外性伴侶或出軌行為。

 

4種關係裡的危機

「說不恨她是假的,但如果能早點發現她其實已經不愛我了,或許就不會這麼難過。至少不要等到我從同事的耳語中聽見,把場面弄得這麼難看……。」Frank用雙手摀著臉。

 

如果關係崩解不是一天造成的,有沒有可能早一點發現婚姻中的裂痕?學者王慧琦深度訪談了8位經歷外遇的女性,歸結出4類婚姻危機:

 

1.自我中心的危機

事事堅持己見,不體貼伴侶感受。例如:「他總說很累要休息,但我們明明說好週末要帶孩子出去玩」、「都已經結婚了,卻還像個孩子」。

 

2.時間流逝的危機

差異擴大

生活變成「你過你的,我過我的」。像是我一個朋友的先生在科技公司上班,一開始兩人還會互相配合假日不時約會,但後來他幾乎都住在公司,兩人一星期見面時間幾乎不超過2小時。

 

眼光轉變

過去彼此愛慕的特質,現在變得不愛了。例如,當年他說喜歡你的孩子氣,可是隨著社會歷練增加,他開始喜歡比較成熟、能給他安全感的對象。

 

重心轉移

把生活重心放在其他事物上,像是:「我這麼努力工作,還不是為了這個家、為了孩子?」,但殊不知他的努力之中,也包含著部分的自私,例如成就感、薪水,或與「其他人」相處的時間。

 

3.關係維繫的危機

溝通不良

不當的溝通技巧,或放棄討論。有些夫妻會採用不成熟的「追逃型」溝通模式,當一方說「我想我們應該好好聊聊」時,另一方就刻意迴避,或「見笑轉生氣」,用先發制人的方式來面對衝突。

 

信心太過

對關係太有把握,反而忽略了去經營。有些「看似模範」的夫妻,並非沒有摩擦,而是一方一直隱忍,另一方又沒察覺,等積怨爆發常為時已晚。

 

4.外在誘惑的危機

方便成事

近水樓台先得月,藉由工作、業務之便,受一時情境所吸引。尤其當工作的時間大於家庭許多,外遇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。

 

異地失控

到異地出差,新鮮感作祟加上天高皇帝遠而出軌。更常見的是雙方說好一夜雲雨後不再有牽連,但卻斬不斷情欲,繼續藕斷絲連。

 

友人共謀

伴侶的朋友都有前科,互相搧風點火,當事人難以控制。同儕影響力是很大的,若每天跟他在一起的人都曾偷吃過,他劈腿的可能性也會提高。

 

觀念助長

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外面養多少小狼犬了,為什麼我就不能有自己的遊戲空間?」當報復心態或過去父母的婚姻,讓他覺得忠誠是不值得信任的,就會助長出軌的欲火。

 

真的外遇了,該怎麼辦?

或許你在兩性婚姻書籍上都看過類似的分類,然後提醒你要好好留意上面這些婚姻危機。但當外遇真正發生,我們還是措手不及,為什麼?因為面臨婚變,其實是一場長期抗戰!國內一項研究深度訪談了10 位歷經婚變的婦女,發現她們都面臨生心理層面(憤怒、不甘心、絕望、情緒不穩等)、人際家庭層面(孤立、不信任、抱怨、分化、對立、結盟等)或其他層面(經濟壓力、法律困擾、職場調適、生涯再規畫等),都面臨許多困擾,要經過漫長的數個階段才能走出來。

 

生命,總是能找到自己的出路。在出軌之後,遭背叛的一方常活在兩種矛盾的動機和策略之中,一下子要自己理性,一下子又情緒潰堤;一會兒與對方疏離,一會兒又極力挽回;時而想把對方綁得很緊,時而又擔心自己就是管太嚴,對方才會想去透氣。學者王慧琦從這些糾結中歸結出6 種因應方式:

 

1. 動之以理的協商策略(理性):

理性分析相互合作,邀請對方一起討論。

2. 呼天搶地的逼迫策略(感性):

情緒高張,試圖挽回,或是以孩子、財產威脅。

3. 先發制人的疏離策略(顧慮自己):

畫清界線保護自己,不等對方就先做決定。

4. 忍氣吞聲的挽回策略(顧慮關係):

以各種迎合的方式犧牲自己。

5. 緊迫盯人的操控策略(主動控制):

要求對方犧牲自由,並保證不會再犯。

6. 束手無策的被動策略(被動受控):

不想談判,看對方如何解決。

 

或許你會問,哪一種方法最好呢?事實上,每段關係都是多元而複雜的,所有的感情都充滿各種變數。6種處理方法各有好壞,沒有一種可以和平地為外遇解套,也沒有一種能夠讓兩造都皆大歡喜。

 

在心碎難過之後

「當他低頭跟我說道歉時,我終於明白有些愛無法回來,有些傷痕一輩子都難忘。前幾天我去看精神科,醫生說婚姻協商並非都以『勸合』為目的。我也才明白,沒有他的日子,或有他的日子,都是一種選擇。」Ealine說。眼角的淚光已經乾了許多。

 

離開關係,是面臨人際困境的最後一道防線。曾經親密,曾經為你付出許多,曾經共同走過的人固然難得,但在幾次心碎之後,或許你會清楚明白,洞悉自己的選擇和自由,也是另一種難得。

 

 

外遇,是許多人心中不能說的秘密;被外遇,則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痛。為什麼當初說好相守一輩子,熱情卻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磨滅?其實,外遇出於出於其中一方對當前關係的不滿足,也許是生活重心移轉、疏於維繫關係,將你們愈拉愈遠,又或者是禁不起外界誘惑,無論如何,想修補婚姻裂痕,找出問題是第一步。

「當我途經小巷,偶然看見他的內褲晾在別的女人家窗台前,霎時間,不知是眼淚還是細雨瞬間模糊了視線。當下我第一個反應,竟然是否認。」Elaine眼神空洞地望著眼前水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有些人在被劈腿之後,常納悶地問自己:他為什麼會出軌?是我不好?還是他喜新厭舊?是該原諒,還是該放手?

 

外遇的盛行率有多高?Spring等人在2004年出版的書中估計,美國每2.7對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忠的問題。1994年國內學者武自珍分析2004位個案也發現,38%的男性與4.8%的女性曾對伴侶不忠。

 

為什麼會外遇?近期許多研究指出,外遇與性不忠是演化上一種增加多樣性的繁衍子嗣策略,國內研究兩性與演化的專家張榮富進行一項模擬研究也發現,要消弭背叛者是很難的。長期下來,背叛者與真愛者將以一定的人口比例形成穩定均衡,而演化的結果將是背叛者與真愛者都並存於社會中。

 

婚姻關係的3個時期

不論劈腿在演化上有多少優勢,深愛的人愛上別人還是很難接受,該怎麼辦?首先我們得先了解,殘破的婚姻並非一天造成,學者WeilWinter指出婚姻會經歷3個時期:

 

1. 蜜月時光:

還在享受身分轉換、互喊老公老婆的甜蜜。

 

2. 權力之爭:

隨著相處時間增加,許多在交往時期不曾遭遇的問題、需求衝突、退讓或隱忍的選擇,都變成爭吵的源頭。有人試圖在拉扯中找到平衡點,也有人開始對婚姻失去熱情。

 

3. 生活之愛:

並非每段婚姻都能走到這個階段,在此時期,雙方終於能在生活中互相體諒、互相了解,有些事情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有些部分先生讓太太一點,有些部分則反之。

 

「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他加班以後不再陪我聊天看電視,早早就說累了要去睡。直到我在他皮包裡發現居酒屋發票,才懂原來這些日子以來都有人和他一起邊喝酒邊加班……,」Amy說。裂痕總是從很小的地方開始滲透,一段婚姻之所以會走岔,往往是從某天以後,兩人就已經同床異夢。

 

「她後來都不再跟我討論,我們過著非常表面的生活,因為只要不接觸就不會有爭執。」Ivan在權力之爭時期,就已經放棄再做任何努力,冷漠取代溝通的結果,是權力逐漸變得不對等。可是我們都忘了,只要一方不再相信關係還可能改善,維繫機率就會大幅降低。

 

一個人的離開,往往伴隨著長久以來的無奈。分手,從來就沒有單一原因,那些以為劈腿毀了愛情的人,最終都會發現兩人或許早在某個時間點,就對愛失去信任。

 

偷吃,不單因牆外水果甜

綜合來說,外遇或劈腿的主原因通常有兩個主要面向:

 

1.不滿意當前關係:

心理學家Helen Fisher與同事整理過去許多研究指出,對方不再有時間聽自己說話、提供情感支持、溝通品質很差等,都會增加劈腿的可能性。婚姻的重要功能,是提供一個「紓解情緒的穩定空間」,當這樣的功能逐漸式微,也容易促使一個人去想:為什麼我要繼續走下去?

 

2.有其他可能的替代對象:

DrigotasBarta的研究發現,當你對這段關係投入得少、又有其他較好「對象」,就比較可能變心。另一個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:長得帥或正的人比較容易出軌嗎?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但至少在Walster等人的研究中,「覺得」自己比伴侶更有吸引力的人,有比較多的婚外性伴侶或出軌行為。

 

4種關係裡的危機

「說不恨她是假的,但如果能早點發現她其實已經不愛我了,或許就不會這麼難過。至少不要等到我從同事的耳語中聽見,把場面弄得這麼難看……。」Frank用雙手摀著臉。

 

如果關係崩解不是一天造成的,有沒有可能早一點發現婚姻中的裂痕?學者王慧琦深度訪談了8位經歷外遇的女性,歸結出4類婚姻危機:

 

1.自我中心的危機

事事堅持己見,不體貼伴侶感受。例如:「他總說很累要休息,但我們明明說好週末要帶孩子出去玩」、「都已經結婚了,卻還像個孩子」。

 

2.時間流逝的危機

差異擴大

生活變成「你過你的,我過我的」。像是我一個朋友的先生在科技公司上班,一開始兩人還會互相配合假日不時約會,但後來他幾乎都住在公司,兩人一星期見面時間幾乎不超過2小時。

 

眼光轉變

過去彼此愛慕的特質,現在變得不愛了。例如,當年他說喜歡你的孩子氣,可是隨著社會歷練增加,他開始喜歡比較成熟、能給他安全感的對象。

 

重心轉移

把生活重心放在其他事物上,像是:「我這麼努力工作,還不是為了這個家、為了孩子?」,但殊不知他的努力之中,也包含著部分的自私,例如成就感、薪水,或與「其他人」相處的時間。

 

3.關係維繫的危機

溝通不良

不當的溝通技巧,或放棄討論。有些夫妻會採用不成熟的「追逃型」溝通模式,當一方說「我想我們應該好好聊聊」時,另一方就刻意迴避,或「見笑轉生氣」,用先發制人的方式來面對衝突。

 

信心太過

對關係太有把握,反而忽略了去經營。有些「看似模範」的夫妻,並非沒有摩擦,而是一方一直隱忍,另一方又沒察覺,等積怨爆發常為時已晚。

 

4.外在誘惑的危機

方便成事

近水樓台先得月,藉由工作、業務之便,受一時情境所吸引。尤其當工作的時間大於家庭許多,外遇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。

 

異地失控

到異地出差,新鮮感作祟加上天高皇帝遠而出軌。更常見的是雙方說好一夜雲雨後不再有牽連,但卻斬不斷情欲,繼續藕斷絲連。

 

友人共謀

伴侶的朋友都有前科,互相搧風點火,當事人難以控制。同儕影響力是很大的,若每天跟他在一起的人都曾偷吃過,他劈腿的可能性也會提高。

 

觀念助長

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外面養多少小狼犬了,為什麼我就不能有自己的遊戲空間?」當報復心態或過去父母的婚姻,讓他覺得忠誠是不值得信任的,就會助長出軌的欲火。

 

真的外遇了,該怎麼辦?

或許你在兩性婚姻書籍上都看過類似的分類,然後提醒你要好好留意上面這些婚姻危機。但當外遇真正發生,我們還是措手不及,為什麼?因為面臨婚變,其實是一場長期抗戰!國內一項研究深度訪談了10 位歷經婚變的婦女,發現她們都面臨生心理層面(憤怒、不甘心、絕望、情緒不穩等)、人際家庭層面(孤立、不信任、抱怨、分化、對立、結盟等)或其他層面(經濟壓力、法律困擾、職場調適、生涯再規畫等),都面臨許多困擾,要經過漫長的數個階段才能走出來。

 

生命,總是能找到自己的出路。在出軌之後,遭背叛的一方常活在兩種矛盾的動機和策略之中,一下子要自己理性,一下子又情緒潰堤;一會兒與對方疏離,一會兒又極力挽回;時而想把對方綁得很緊,時而又擔心自己就是管太嚴,對方才會想去透氣。學者王慧琦從這些糾結中歸結出6 種因應方式:

 

1. 動之以理的協商策略(理性):

理性分析相互合作,邀請對方一起討論。

2. 呼天搶地的逼迫策略(感性):

情緒高張,試圖挽回,或是以孩子、財產威脅。

3. 先發制人的疏離策略(顧慮自己):

畫清界線保護自己,不等對方就先做決定。

4. 忍氣吞聲的挽回策略(顧慮關係):

以各種迎合的方式犧牲自己。

5. 緊迫盯人的操控策略(主動控制):

要求對方犧牲自由,並保證不會再犯。

6. 束手無策的被動策略(被動受控):

不想談判,看對方如何解決。

 

或許你會問,哪一種方法最好呢?事實上,每段關係都是多元而複雜的,所有的感情都充滿各種變數。6種處理方法各有好壞,沒有一種可以和平地為外遇解套,也沒有一種能夠讓兩造都皆大歡喜。

 

在心碎難過之後

「當他低頭跟我說道歉時,我終於明白有些愛無法回來,有些傷痕一輩子都難忘。前幾天我去看精神科,醫生說婚姻協商並非都以『勸合』為目的。我也才明白,沒有他的日子,或有他的日子,都是一種選擇。」Ealine說。眼角的淚光已經乾了許多。

 

離開關係,是面臨人際困境的最後一道防線。曾經親密,曾經為你付出許多,曾經共同走過的人固然難得,但在幾次心碎之後,或許你會清楚明白,洞悉自己的選擇和自由,也是另一種難得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外遇 婚姻 出軌 伴侶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R.杜 的頭像
    MR.杜

    MR.杜 台灣奇案

    MR.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