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波爾州立大學副教授雷米勒(Justin Lehmiller)在部落格統整近年來的相關研究,指出幾項與離婚相關的指標。

他說,科學家一度以為,婚前同居是離婚的重大風險因素。2000年代初期及之前,一篇又一篇研究支持這項說法,稱其為「同居效應」(cohabitation effect)。然而,這項效應似乎正在減弱。事實上,隨著婚前同居變得更加普遍,同居效應也消失了。也就是說,婚前同居曾經是預測離婚的指標,但並不適用於現代世界。

不過,研究發現同居年齡、結婚年齡與離婚率有關。較晚結婚的人通常婚姻也持續比較久,伴侶愈早結婚,後來離婚的風險愈高。

幾項研究顯示,觀看色情影片是離婚的風險因素,但這些研究都繞不開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問題,我們不知道誰是因、誰是果,究竟是色情片導致關係出狀況,還是因為關係不順利才看色情片?我們知道色情片在某些情況下會傷害伴侶關係,但也有研究指出色情片對關係有利,像是刺激慾火。簡單來說,色情片是婚姻殺手的說法有待商榷。

出軌是離婚的可靠指標,這應該不令人意外。如果婚姻中有人劈腿,他們關係結束的機率也升高。但有許多伴侶撐過了出軌危機,甚至有少數伴侶後來感情變得更好。

美國全國家庭成長調查(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)數據顯示,離婚與幾項人口統計變數有關,包括宗教背景、教育程度。根據數據,有加入宗教團體、教育程度較高的人,似乎婚姻較長久。

數據也顯示,離婚風險與種族/族裔有關,例如美國非裔女性早期離婚的機率似乎比美國亞裔女性高出許多。

雷米勒也發現,數篇研究證明離婚似乎會對家人有影響,父母離婚的小孩,長大後離婚的機率高很多。有意思的是,新研究發現這或許涉及遺傳因素,因為數據顯示,小孩長大後的離婚率,只與親生親屬有關,與領養親屬無關。此外,特定個人特徵也會增加離婚率,如神經過敏、自制力低。

研究伴侶關係40年的先驅學者戈特曼(John Gottman)認為,婚姻最大的殺手,是輕視。你對伴侶任何輕蔑不屑都對關係非常有害,像是帶敵意的諷刺、辱罵、翻白眼。

美國芝加哥離婚律師克維(Karen Covy)表示同意。他說:「配偶必須彼此尊重、珍惜他們的差異,而不是互看不順眼,覺得對方很蠢、老是做錯。」

加州離婚律師寇亨(Dennis A. Cohen)認為,如果一對夫妻不尊重彼此「愛的語言」,他們的婚姻也難長久。例如說,如果一方是用幫忙家事、買禮物來表現愛意,另一方卻喜歡用言語、肢體接觸或好好待在一起來感受愛情,他們可能無法真正接收到對方的愛。

紐約離婚律師克潘尼斯(Douglas S. Kepanis)表示,從不吵架的夫妻,或許也難長久。「很多伴侶為了避免場面難堪,會刻意忽視心中存在的某個問題,這會導致憎恨。」克潘尼斯建議要學著把心聲說出口,也應該學習如何在不破壞婚姻關係的情況下,接受對方的批評。

arrow
arrow

    MR.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